3蒙古国FDI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3.1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
转型前,蒙古国实行计划经济,其工业生产主要依靠苏联援助,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产业结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1991年伴随苏联解体、互经会的解散,蒙古国计划经济崩溃,开始转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古国政府开始探索符合蒙古国国情的改革措施。
蒙古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蒙古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平稳。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2000 年国家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让私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实现国有资产私有化。蒙古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80多种矿产资源及3000多个矿点。2002年借助国际市场上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蒙古国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改革,促进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从2004年到2007年,蒙古国GDP年平均增长8.6%。2008年GDP达到了52.58亿美元,增长率为8.9%,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人均1960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了,依靠铜、钼、锌等矿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的蒙古国的收入税减了。
2008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制定了“蒙古国以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国家发展综合政策”(2008年至2021年),其中决定了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如,规定将发展出口导向型及依靠私有部门的技术含量高行业,包括信息通讯,生物纳米技术,过境运输和物流,以深加工矿产品和畜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创造稳定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因此,可以看出,蒙古国政府将出口导向性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国家发展综合政策”高度重视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实现鼓励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预算,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出口导向型生产与服务的一系列目标。如,通过税收政策支持以下活动:出口导向型,在加工矿物原材料,毛羊绒,肉类,乳和皮革部门的生产引进先进技术,出口导向型的服务和旅游业。此外,自2010年以来,由于在国际市场上铜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蒙古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行动,而蒙古经济迅速恢复。
随着近几年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全球矿产业逐渐走出底限速度,蒙古国吸引许多国家的投资,2011年蒙古国经济增速达到了17%。但从2013年开始,由于内外部的不良环境,导致蒙古国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平衡,经济增速放缓。外商直接投资尚未复苏,减少国家外汇储蓄等因素,也对经济对外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2014年低,经济增速8%,而2015年降到了2.5%。由于受蒙古国内政策的不稳定、外国直接投资环境不稳定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蒙古国GDP增长率从2011年的17%骤降到2016年的1%。但2017年前三李度,蒙古国民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扣除价格因素后,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服务业增长了4.3个百分点,农业增长了1.0个百分点。 煤炭产量快速上升,煤炭出口增长了四倍以上。然而,随着铜精矿生产的减少,矿业整体下滑,导致较大的工业部门从增长中减少。在需求方面,投资主要以采矿为主,贡献13.2个百分点,消费增加1.6个百分点。净出口减少近9.6点,进口同期采矿投资同比增长37.4%。
根据蒙古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闻发布会,蒙古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在2019年将增长9.8%。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6年至2021年,欧洲28个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1.6%,而全球GDP预计在一段时间内将上涨2.8%。 因此,希望蒙古经济能够在全球跑赢,未来将保持其最大的投资吸引力。
图3.1:蒙古国经济增长情况(GDP增长%,1995-2016)
数据来源:
www.indexmundi.com
表3.1:GDP增长(部门,2000-2016)
部门分类 |
1995-1999 |
2000-2004 |
2005-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农业,狩猎和林业 |
1.7 |
-2.0 |
1.8 |
0.97 |
2.15 |
1.76 |
1.69 |
1.05 |
0.31 |
0.6 |
矿业 |
-1.7 |
1.5 |
0.9 |
1.38 |
4.21 |
2.5 |
2.36 |
1.34 |
0.39 |
0.2 |
加工厂 |
0.8 |
0.64 |
0.1 |
0.52 |
1.4 |
0.93 |
0.97 |
0.83 |
0.22 |
-0.2 |
电力和采暖业和供水 |
0.8 |
0.1 |
0.1 |
0.13 |
0.29 |
0.19 |
0.17 |
0.12 |
0.04 |
0.1 |
建筑 |
0.1 |
0.26 |
-0.1 |
0.10 |
0.4 |
0.35 |
0.4 |
0.4 |
0.1 |
-0.6 |
批发和零售贸易和家庭用品的维修服务 |
0.1 |
0.9 |
0.28 |
0.91 |
3 |
2.19 |
2.03 |
1.33 |
0.3 |
-0.3 |
运输,仓储和通讯 |
0.3 |
1.2 |
2.25 |
0.5 |
1.26 |
0.74 |
0.56 |
0.38 |
0.11 |
0.9 |
酒店和餐厅 |
0.2 |
0.0 |
0.0 |
0.04 |
0.17 |
0.14 |
0.12 |
0.07 |
0.02 |
0 |
金融交易 |
-1.9 |
0.55 |
0.23 |
0.11 |
0.59 |
0.52 |
0.54 |
0.37 |
0.11 |
0.05 |
房地产,租赁等业务活动 |
1.7 |
0.65 |
0.56 |
0.38 |
1.22 |
0.85 |
0.85 |
0.53 |
0.15 |
0.09 |
公共行政,国防和强制保险 |
0.8 |
0.0 |
0.18 |
0.22 |
0.57 |
0.52 |
0.45 |
0.32 |
0.09 |
0.01 |
教育 |
1.1 |
-0.1 |
0.12 |
0.25 |
0.7 |
0.57 |
0.51 |
0.35 |
0.1 |
0.05 |
健康和社会福利 |
0.4 |
0.0 |
0.13 |
0.05 |
0.29 |
0.23 |
0.22 |
0.15 |
0.04 |
0.01 |
其他社会服务 |
- |
0.2 |
0.15 |
0.15 |
0.43 |
0.3 |
0.29 |
0.2 |
0.04 |
0.02 |
信息通讯,科学 |
0 |
0 |
0.1 |
0.28 |
0.73 |
0.52 |
0.45 |
0.38 |
0.1 |
0.04 |
产品的净税 |
-0.2 |
2.1 |
0.7 |
0.11 |
0.09 |
0.09 |
0.09 |
0.08 |
0.2 |
0 |
国内生产总值(%) |
3.9 |
5.2 |
6.7 |
6.1 |
17.5 |
12.4 |
11.7 |
7.9 |
2.3 |
1 |
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局
从1995年至1999年,蒙古国经济增长率3.9%,其中除了农业和畜牧业以外,房地产,租凭等业务活动占1.7%,教育占1.1%,比其他部门的增长率较高。到1999年,农业和畜牧业占蒙古国经济增长率的1/3,由于干旱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下,该行业的增长直接影响了蒙古国经济增长率。由于2000-2001年的干旱,2000-2004年农业和畜牧业部门的增长率下降到4.8%,占经济增长率的百分比下降到23%,从而蒙古国经济增长率降低了。从2004年开始该部门的增长率不断提高,但2009年又由于干旱和自然灭害的影响,开始下降到1.5%,但从国内生产总值的行业占比中可以看到农业和畜牧业仍然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矿业是在蒙古国经济增长率中的主要部门之一。自2000年以来,该行业在经济增长率的百分比有所增长了。2000-2004年间,蒙古国经济增长率到了5.4%,其中矿业部门占1.4%。2005-2009年,由于全球铜价波动了,蒙古国矿业部门的增长率下降至4.1%。但随着蒙古国主要商品的买主中国的经济增长较稳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高,并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从2010年开始对蒙古国矿产业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该部门在经济增长率的占比不断增加了。
3.2蒙古国FDI的现状分析
3.2.1蒙古国FDI的现状
(1)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促进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利用高科技,提高国民就业水平,改善国际收支的平衡,加快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同时,当今世界经济将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范围继续扩大的经济,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只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来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国际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蒙古国建立了与许多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1990年,蒙古国只是贸易,餐厅,文化活动和教育等部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蒙古国的外国投资不断增长,其原因是蒙古国议会于1993年首次制定和颁布了《外国投资法》,并于1998和2002年进行了一些修改,使外国直接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从1994年低,矿业部门的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得到了蒙古国宪法、外国投资法和其它法律、法规和蒙古国加入的国际公约的保护,使当前的蒙古国具有良好的外国投资环境。此外,蒙古国政府与34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与37个国家签署了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的双边条约。1996年,蒙古国加入了华盛顿《解决投资争议公约》,1999年加入了汉城《关于成立投资多边担保机构公约》,在1997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蒙古国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过调整对外经济政策,逐渐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蒙古国对外国投资者给予了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外商提供不低于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分权。例如,蒙古国内的企事业单位所得税率为10%和25%,增值税为10%,对于直接在蒙古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也按照同样的标准纳税,该税收标准在东北亚地区是最低的。另外,外资企业将其产品的50%以上出口的前3年期间免所得税,后3年优惠50%,免除出口生产的50%以上的税收和外商以出口为目标而进口设备的增值税。2008年,蒙古政府确定了《吸引外资的先进行业目录》,涉及矿业、农业、加工业及旅游业。
近年来,外国投资者以敏锐的触觉促进了蒙古国日益增强的外商投资的趋向,尤其是矿产业和贸易服务产业大力吸引了东南亚和北美国家投资者的投资,其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情况如图3.2所示。
如图3.2所示,自2005年以来,外国对蒙古国的直接投资逐步增加,尤其是2007年以后增长大幅度提升。2011年外国对蒙古国的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50亿美元,该年的投资额将近为前20年的投资总额,显示外国直接投资的突破性进展。但到2013年上半年,投资额有下降趋势。近年来,进入蒙古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从2011年的高峰47亿美元下降了95%,到2017年4月为1.78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尤其是蒙古国经济的主要原料铜和煤炭的价格下滑,并且蒙古国政府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失误阻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矿业公司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恶化。
外国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蒙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广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从而提高了竞争力,提供有利地分配潜力的机会,这对蒙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3.2:蒙古国外商投资额(千美元,1995-2016)
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数据库
(2) 主要投资者
目前,蒙古国有112多个国家的13696家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着商业活动,并因此产生出了38000多个工作岗位,其中20%外国专家在蒙古国工作,使蒙古国劳动力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外资企业对蒙古国出口贡献了42%的比重,且给国家带来了373亿图格里克(MNT)的关税收入。
表3.2:1990-2017年对蒙古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和投资额(单位:亿美元,1990-2016)
国家 |
排名 |
总额 |
1990-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中国 |
1 |
42.92 |
8.42 |
3.4 |
4.98 |
6.13 |
1.76 |
10.15 |
2.43 |
2.68 |
1.82 |
0.97 |
0.18 |
卢森堡 |
2 |
8.99 |
0.05 |
0.03 |
0.001 |
0.01 |
0.26 |
4.77 |
5.26 |
0.06 |
-0.01 |
-0.04 |
-1.39 |
新加坡 |
3 |
6.51 |
0.14 |
0.01 |
0.32 |
0.09 |
0.31 |
4.03 |
1.37 |
0.77 |
0.13 |
-0.06 |
-0.61 |
香港 |
4 |
6.39 |
0.26 |
0.08 |
0.02 |
0.11 |
0.8 |
0.54 |
0.38 |
0.09 |
0.76 |
2.4 |
0.94 |
韩国 |
5 |
4.71 |
1.21 |
0.23 |
0.42 |
0.32 |
0.39 |
0.55 |
0.54 |
0.61 |
0.3 |
0.08 |
0.07 |
美国 |
6 |
3.94 |
0.89 |
0.04 |
0.06 |
0.05 |
0.14 |
1.27 |
0.63 |
0.03 |
0.19 |
0.25 |
0.4 |
日本 |
7 |
3.49 |
0.77 |
0.03 |
0.47 |
0.06 |
0.07 |
0.22 |
0.25 |
0.46 |
0.27 |
0.24 |
0.68 |
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局
由表3.2我们可以看到从1990至2016年,对蒙古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中前三位是中国、卢森堡及新加坡。对蒙古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排名中没有俄罗斯,并韩国和日本排在第五和第七位。但是我们不仅仅依据投资总额的多少来确定主要投资国家。在这里我们更多按照未来直接投资潜力来定义主要投资国家。
表3.3:在蒙古国注册的外商公司(1990-2015)
|
国家 |
百分比 |
总数 |
1990-2004 |
2005-2008 |
2009-2012 |
2013 |
2014 |
2015 |
1 |
中国 |
55.6 |
6467 |
1534 |
3094 |
1455 |
166 |
190 |
28 |
2 |
韩国 |
19.9 |
2317 |
632 |
1111 |
453 |
65 |
48 |
8 |
3 |
俄罗斯 |
7.4 |
855 |
433 |
282 |
109 |
14 |
13 |
4 |
4 |
日本 |
4.8 |
555 |
190 |
203 |
132 |
14 |
12 |
4 |
5 |
美国 |
2.6 |
303 |
98 |
118 |
76 |
8 |
3 |
0 |
6 |
英国维吉泥亚岛 |
2.3 |
271 |
27 |
64 |
165 |
2 |
9 |
4 |
7 |
新加坡 |
1.8 |
211 |
52 |
45 |
91 |
15 |
7 |
1 |
8 |
德国 |
1.8 |
204 |
102 |
54 |
40 |
7 |
1 |
0 |
9 |
香港 |
1.7 |
192 |
54 |
38 |
75 |
17 |
8 |
0 |
10 |
加拿大 |
1.1 |
131 |
38 |
48 |
39 |
3 |
3 |
1 |
11 |
澳大利亚 |
1.0 |
120 |
18 |
29 |
66 |
4 |
3 |
0 |
|
总数 |
100 |
11626 |
3691 |
5636 |
3090 |
390 |
335 |
113 |
数据来源:蒙古国外商投资局
如表3.3所示,注册的外资企业当中,中国占有最高的比重,几乎达到了55.6%。韩国排名第二,比重为19.9%,俄罗斯7.4%,日本4.8%,美国2.6%,英国维吉泥亚岛2.3%,新加坡1.8%,德国1.8%,其他国家所占比重为3.8%。虽然,最初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与蒙古国除了矿业以外其他行业投资合作较小,但是近年来这四个国家在蒙古国直接投资快速增加,这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以及双方国家投资政策的开放与有待,在未来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这三个国家对蒙古国的直接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国家间的互补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只有取得双赢的效果,双方的有效合作才能达成。
3.2.2外国对蒙古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现状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蒙古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者来蒙古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应在行政限制的条件下促进产权和股权交易,并在法律和相应的体制机制的框架下,积极鼓励私营部门的发展,而不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内容。
2001年,蒙古国政府通过第140号决定,确定了《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目录》,涉及畜牧业,农业,加工,开采等十多个领域。随着蒙古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蒙古国政府将依据发展的需求,调整重点以适应整体目标。
表3.4:蒙古国政府鼓励类投资项目名录(2008)
行业分类 |
分类序号 |
行业编号 |
扶持农牧业的辅助行业,灌溉农田系统的灌溉机械设备 |
161 |
A.01 |
石油产品生产,直接或间接将煤提炼为液体燃料的生产 |
1920 |
C.19 |
石油产业生产,将石油提炼成燃气,汽油和其他下游产品 |
1920 |
C.19 |
铁,钢加工;铁矿造练,铁制品,铁轨,铸铁管道,铁丝加工 |
24.1 |
C.24 |
焦化炉加工产品;燃气,半焦煤,其他辅助产品 |
1920 |
C.19 |
工化用品生产,用于皮革生产的燃料生产设备 |
2029 |
C.20 |
铁,铸铁品加工;钢制品加工 |
2413 |
C.24 |
电力生产,输变电项目;水电站,热力和高压柴油发电站设备 |
3510 |
D.35 |
燃气生产,供应;燃气的输送,供应;运输,销售经营 |
3520 |
D.35 |
电力生产,输变电项目;常电供应,风力,太阳能等现代发电设施供电 |
3510 |
D.35 |
热气,空调生产供应;供热,集中采暖有关的主管道建设,扩建所需设备 |
3530 |
D.35 |
积水,净化,供水;建设饮用,工业所需采集,供水系统 |
3600 |
D.36 |
污水储积,利用高科技改建或环境无害,处理城市居民污水设施 |
3700 |
E.37 |
垃圾的净化,集中和处理;利用高科技建立垃圾清理,处理工厂 |
3820 |
E.38 |
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整套项目 |
4100 |
F.41 |
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有大型会议厅的4星级或以上星级的酒店 |
4100 |
F.41 |
医疗;现代诊断仪器设备 |
8610 |
Q.86 |
中等技术教育;培训所需现代实验设备,教学仪器 |
8520 |
P.85 |
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此案带科研工具,实验设备,高仪器 |
|
M.74 |
有线网络;建立在现代因特网技术上的职能的网络设备 |
6110 |
J.61 |
其他通讯业务,国际连接和国内通往省,县的网络连接设备 |
6190 |
J.61 |
电脑,软件业务,各种软件产品 |
6201 |
J.62 |
纺纱;纺线;染线 |
1311 |
C.13 |
纺布;毛纺布设备 |
1312 |
C.13 |
纺织终瑞业务设备 |
1313 |
C.13 |
地毯,地毯类生产;挂毯,地毯生产设备 |
1322 |
C.13 |
纺织服装生产;纺织品外衣生产设备 |
1430 |
C.14 |
皮革深加工;皮革,皮毛深加工设备 |
1511 |
C.15 |
皮鞋生产,皮鞋生产设备 |
1520 |
C.15 |
数据来源:蒙古国外商投资局
从表3.4中可以看出,蒙古国政府已经在许多行业建立了重点鼓励项目,并汇集了一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表明蒙古国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2001年的鼓励项目大部分是有关开采矿业方面,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各种金属矿石的开采和提炼。与2001年制定的政府重点鼓励行业相比,2008年制定的鼓励项目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是鼓励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蒙古国政府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希望当地的资源可以在当地进行深加工,提高价值再出口,而不是简单地出口蒹价的矿产资源。
表3.5:每个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占FDI总额的百分比(1990-2013)
|
部门 |
1990-2009 |
2010-2011 |
2012-2013 |
外国直接投资(十亿美元) |
百分比 |
外国直接投资(十亿美元) |
百分比 |
外国直接投资(十亿美元) |
百分比 |
1 |
地质学,矿业勘探,采矿和石油部门 |
2483.8 |
63% |
4903.0 |
82% |
3089.7 |
70% |
2 |
贸易和餐饮 |
754.9 |
19% |
783.1 |
13% |
1003.4 |
23% |
3 |
其他 |
211.5 |
5% |
221.2 |
4% |
47.6 |
1% |
4 |
银行和金融活动 |
117.4 |
3% |
37.1 |
1% |
45.8 |
1% |
5 |
轻工业 |
78.5 |
2% |
0.3 |
0% |
0.4 |
0% |
6 |
工程建设 |
61.5 |
2% |
6.2 |
0% |
50.4 |
1% |
7 |
加工动物原料 |
22.7 |
1% |
0.9 |
0% |
1.1 |
0% |
8 |
信息通信技术 |
35.6 |
1% |
9.1 |
0% |
1.0 |
0% |
9 |
旅游 |
23.9 |
1% |
22.5 |
0% |
12.6 |
0% |
10 |
运输 |
19.8 |
0% |
10.3 |
0% |
141.3 |
3% |
11 |
食品生产 |
16.5 |
0% |
8.4 |
0% |
21.4 |
0% |
12 |
农业和畜牧业 |
15.1 |
0% |
1.0 |
0% |
0.5 |
0% |
13 |
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 |
9.4 |
0% |
0.5 |
0% |
1.2 |
0% |
14 |
健康美容服务 |
6.3 |
0% |
8.4 |
0% |
1.2 |
0% |
15 |
木制品 |
4.5 |
0% |
0.0 |
0% |
0.1 |
0% |
16 |
能源 |
2.5 |
0% |
0.0 |
0% |
0.0 |
0% |
17 |
公共事业 |
1.9 |
0% |
0.1 |
0% |
0.0 |
0% |
18 |
价值品和纪念品 |
2.8 |
0% |
0.0 |
0% |
0.0 |
0% |
19 |
电器制造 |
1.5 |
0% |
0.0 |
0% |
0.0 |
0% |
20 |
家用电器的制造 |
96.1 |
2% |
0.0 |
0% |
0.0 |
0% |
|
外国直接投资总额 |
3966 |
100% |
6012 |
100% |
4417 |
100% |
数据来源:蒙古国外商投资局
图3.3: 蒙古国直接投资流入行业结构(2016年)
数据来源:蒙古国外商投资局(2016)
从图3.3和表3.5可以看到,矿产开采行业的投资额所占比例最高,占全部外国投资的73.6%。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行业为贸易、饮食服务领域,该领域的投资额也是逐年上升,但增幅并不显著。关于产业分布情况如下:
蒙古国矿产业是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以其优越性并且得到了国际认可和肯定。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矿产业的投资额比其他产业总投资额还要多。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80多种矿产资源,3000多个矿点,其中有铜、铁、煤、锰、铬,钨、钼、铝、 铅、锌、锡、砂金矿、石母、磷矿、水晶、绿宝石、石油等。矿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矿产业对外国投资极为重要,因为该行业急需外商投资。但是蒙古国的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缺少高端技术人员等因素对蒙古国来说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该产业将得到长期的发展,蒙古国对外贸易也将继续稳步发展。贸易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旅游馆和餐饮,对该产业主要投资者是中国、韩国、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和俄罗斯的企业和其个体;轻工业主要包括服装业和纺织业,轻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1/4;畜牧业主要包括羊绒、羊毛和皮革加工,主要投资者是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该行业使蒙古国在世界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并且创造更多的吸引外商投资的机会;在信息、通讯业中投资额最大的是日本和韩国,该行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蒙古国的国内市场有限,所以减少了大量吸引外商投资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私有化,金融业开始吸引外国投资,这将使银行获得稳定的发展,银行业务向国际化水平看齐,大量地提高了外资的关注和兴趣。
以上行业是蒙古国经济的主要行业,如图3.6所示,2016年蒙古国的最吸引外商投资的产业是矿产业,占73.6%。其次是贸易、饮食,服务占16.6%。
3.2.3外国对蒙古国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现状
按从外商在蒙古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2016年,97.5%的投资额流入首都乌兰巴托,其他的省市仅吸收了2.5%的投资额。进一步分析2.5%的投资额,其中蒙古国西部地区占0.3%,杭盖地区占0.5%,中央地区1.3%,东部地区占0.4%。
表3.6:外商投资在蒙古国各省分布情况(2016年)
首都 |
市区 |
青格尔泰区 |
汗乌拉区 |
苏赫巴托尔区 |
宋给纳海尔汗区 |
纳来哈区 |
巴彦祖尔赫区 |
巴彦格勒区 |
巴嘎诺尔区 |
百分比 |
12.18 |
7.9 |
34.2 |
3.9 |
0.22 |
18.02 |
20.8 |
0.09 |
中央地区 |
省 |
中央 |
戈壁苏木贝尔 |
色楞格 |
东戈壁 |
中戈壁 |
南戈壁 |
达尔汗乌勒 |
|
百分比 |
0.045 |
0.09 |
0.23 |
0.36 |
0.09 |
0.18 |
0.32 |
|
西部地区 |
省 |
扎布汗 |
巴彦乌勒盖 |
乌布苏 |
|
|
|
|
|
百分比 |
0.09 |
0.09 |
0.045 |
|
|
|
|
|
东部地区 |
省 |
肯特 |
东方 |
|
|
|
|
|
|
百分比 |
0.13 |
0.32 |
|
|
|
|
|
|
杭盖地区 |
省 |
鄂尔浑 |
|
|
|
|
|
|
|
百分比 |
0.45 |
|
|
|
|
|
|
|
数据来源:蒙古国家统计局
近几年来,蒙古国矿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因而外国投资在蒙古国各省的分布情况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蒙古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报告,蒙古国的基础设施较为发达,沿铁路线的城市和地区更具有相对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
3.3 FDI促进蒙古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3.3.1 蒙古国FDI与GDP的增长态势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常以GDP增长为代表,而FDI和东道国GDP的比重也是衡量东道国所吸引利用的FDI对其经济增长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蒙古国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过调整对外经济政策,逐渐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蒙古国对外国投资者给予了优惠的投资政策,蒙古政府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不低于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分权。例如,蒙古国内的企事业单位所得税率为10%和25%,增值税为10%,对于直接在蒙古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也按照同样的标准纳税,该税收标准在东北亚地区是最低的。另外,外资企业将其产品的50%以上出口的前3年期间免所得税,后3年优惠50%,免除出口生产的50%以上的税收和外商以出口为目标而进口设备的增值税。同时在2008年,蒙古政府确定了《吸引外资的先进行业目录》,涉及矿业、农业、加工业及旅游业。
2008年,蒙古国大呼拉尔制定了“蒙古国以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国家发展综合政策”(2008年至2021年),其中确定了蒙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意义。“国家发展综合政策”十分重视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实现鼓励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预算,税务及金融政策,支持出口导向型生产与服务的一系列目标。此外,自2010年起,由于在国际市场上铜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蒙古政府措施的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行动,而蒙古经济快速恢复。
进入2010年以后,外国直接投资行业、投资领域、合作伙伴以及地区结构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2010-2011年矿产开采行业外商投资额超过了1990-2009年的投资总额,占总投资额的82%;贸易和餐饮占总投资的13%,但是农业和畜牧业比例还比较低。投资合作伙伴日益多样化,如中国、卢森堡、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至于投资的地区结构,大部分投资额流入首都乌兰巴托。
从图3.4来看,2010年至2013 年,外国直接投资在蒙古国的投资金额明显增加,从8444百万美元迅速增加到19579万美元,充分反映了蒙古国新兴市场在国际商场上的竞争力和形象,说明蒙古国的投资环境对国际资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虽然外国直接投资对蒙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也是对蒙古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对矿业流入的大量外国投资额,蒙古国经济开始依赖采矿业,矿业部门占国家总收入的50%,总出口的90%。一个国家只依赖一种出口商品是非常不稳定的,过度依赖单一出口的国家将自己的命运置于一个反复无常的全球商品市场的手中,会定期地经历繁荣和萧条。这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蒙古国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外汇收益,而不是提高国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只要大宗商品价格不会继续上涨或下跌,蒙古的经济下滑甚至崩溃都可想而知,这就是所谓的“荷兰病”。繁荣-萧条周期对于依靠单一出口的国家带来许多问题。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外商投资大量地流入该领域,资本和劳动力转向可能具有短期利益的少数主要商品。对于蒙古国来说,当全球商品价格下滑时,经历相当大的经济困难。从2013年至2016年期间,蒙古国外商投资总额的增长趋势明显减缓,甚至在2016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世界资本市场的变化导致全球矿产资产价格下跌,并且2012年蒙古国大呼拉尔通过的《外商投资战略领域协调法》,其中很多政策让外商投资者感到不满,因此不少外商撤出在蒙古国的投资,从而使蒙古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开始大幅减少。
对比蒙古国的GDP增长趋势来看,可以明显看出,GDP的增长曲线和FDI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0年至2013年期间,当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大幅增加时,GDP的增长幅度也明显较大,而从2014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增加幅度在不断减少时,GDP的增长趋势也逐渐减缓,这也充分说明蒙古国的对外国投资的依赖性较高。
图3.4:蒙古国FDI与经济增长变化(千美元,1995-2016)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3.3.2 FDI通过鼓励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
从国际投资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角度来看,促进资本形成历来被认为是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国际投资有助于东道国资本存量的增加,从而弥补东道国的期望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的缺口,就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增加了东道国可用于投资的储蓄,有利于弥补现实存在的储蓄缺口,对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
凯恩斯提出了通过增加投资来扩大总需求的理论。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在假设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根据这一模型的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与产量比率也就是不变的。这样,经济增长串实际就取决于储蓄率。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近20年FDI快速增长,FDI进入蒙古国市场,首先是以资本的形式弥补蒙古国资本缺口解决蒙古国资本给经济发展设定的桎梏。FDI作为一种国际资本,对蒙古国内投资及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FDI促使蒙古国当地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加快资本形成,同时,跨国企业在蒙古国的利润再投资是其融资来源的重要形成之一,因而FDI还会带来连接性的后续投资,最终会增加蒙古国内资本形成。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衡量FDI对一国经济的作用要看FDI占该国资本形成的比例。
据统计,从1995年至2016年,蒙古国共批准13696家外商企业在蒙古国进行直接投资,其中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时间里,批准的外资企业数量为4511家,FDI总额为1553.76百万美元,2005年至2011年的7年时间里,批准的外资企业数量为7951家,FDI总额为8705.4百万美元,2012年至2016年的5年时间里,批准的外资企业数量为1234家,FDI总额为5605.5百万美元。2005-2016年批准的外资企业数量总和及FDI总额分别远远高于前10年批准的外资企业数量总和及FDI总额。FDI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蒙古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从表3.7我们可以看出,在1995年,蒙古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十分有限,从1999年起,FDI占蒙古国内投资的比重逐年增长,而1999年超过了10%,2008年超过了38%,起2011年达到了65%。但从2012年开始,FDI一直有下降趋势,2016年下降到了8.4%。自2005年以来,蒙古国内总投资形成不断上升,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占蒙古国内总投资的比重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3.7:蒙古国内总投资的来源结构(单位:%)
年度 |
国内投资占总国内投资的比重 |
外资占总国内投资的比重 |
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 |
1995 |
65.89 |
31.11 |
3.50 |
1996 |
51.65 |
48.35 |
5.10 |
1997 |
48.77 |
51.23 |
8.90 |
1998 |
64.13 |
35.87 |
5.70 |
1999 |
55.34 |
44.66 |
13 |
2000 |
45.62 |
54.38 |
19.3 |
2001 |
32.43 |
67.57 |
21.0 |
2002 |
40.48 |
59.52 |
22.1 |
2003 |
44.10 |
55.90 |
29.8 |
2004 |
59.11 |
40.89 |
18.3 |
2005 |
44.90 |
55.10 |
30.7 |
2006 |
47.30 |
52.70 |
38.8 |
2007 |
62.10 |
37.90 |
29.5 |
2008 |
53.30 |
46.70 |
38.8 |
2009 |
39.30 |
60.70 |
38.2 |
2010 |
36.50 |
63.50 |
57.5 |
2011 |
30 |
70 |
65 |
2012 |
31.2 |
68.8 |
63.8 |
2013 |
44.5 |
55.5 |
48.7 |
2014 |
73.8 |
26.2 |
17.8 |
2015 |
71.3 |
28.7 |
17.1 |
2016 |
68.6 |
31.4 |
8.4 |
数据来源:蒙古国家统计局(1995-2016)
从图3.5我们可以看到,FDI流入增加时蒙古国固定资产投资也增加了,下降时也出现下降趋势。2009-2011年FDI快速增加时,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从44%增加到90%。2013-2016年FDI一直下降,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也从41%下降到1%。
图3.5:FDI流入量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unctad.org
图3.6: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表3.5和图3.6说明:自1995年以来,蒙古国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上升的同时,外国直接投资占蒙古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直接反映了蒙古国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间接地反映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3.2 FDI通过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FDI的进入将给东道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矛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UNCTAD,199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丰富,但资本短缺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就在于如何吸引更多的资本以吸纳过剩的劳动力。在国内资本短缺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吸引外资就称为促进国内就业的首要选择。
外商投资与蒙古国固定资本的比重,可以看作FDI对蒙古国积极的参入程度。参入率越高,对蒙古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大,在蒙古国新增生产能力中的比重越大,这意味着FDI在蒙古国新增就业岗位中的作用越显著。
FDI能够促进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即加强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并且提高关联水平;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从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就业减少,但从长期来看,会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就业增加。所以,FDI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影响东道国的就业增长。对蒙古国来说,FDI对其就业领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下:
(1)直接效应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如果FDI流入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其对东道国就业的促进效应也更大。如不考虑对当地企业冲击所导致的失业增加,这种投资的进入有助于东道国就业量的增长;如果FDI流入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影响较少。就蒙古国而言,1995-2016年间,FDI主要集中与矿业,吸引全部FDI的73.6%。采矿业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行业。2006年,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评估”调查显示:2002年以来,蒙古国经济虽然快速增长,但使私营部门的就业率还没有增长到合理的水平。2001-2004年间,矿业是GDP中的比重增长最高的行业,但在总就业率中其就业率最低。从2005开始,随着FDI对矿业部门流入量的增加,该部门的就业比重开始增加,2013年达到了50.3%,但从2014年蒙古国外商投资总额的增长趋势明显减缓时,占就业比重也开始减少,下降到了38.2%。
表3.7:各行业占就业比重(单位:千人)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农林牧渔业 |
385.6 |
377.6 |
348.8 |
346.6 |
342.8 |
370 |
329.1 |
310.7 |
327.6 |
348.4 |
矿业 |
44.1 |
46.5 |
34.8 |
24.1 |
45.1 |
46.7 |
50.3 |
41 |
42.6 |
38.2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
162.2 |
169.7 |
160.3 |
146.2 |
152.5 |
131.3 |
156 |
170.2 |
178.2 |
172.7 |
加工业 |
47.9 |
47.5 |
62.7 |
64.8 |
65.8 |
64.9 |
81 |
85.5 |
81.3 |
86.1 |
运输及通讯业 |
44.1 |
46.3 |
78.9 |
91 |
87.3 |
70.8 |
82.6 |
87.6 |
88.7 |
84 |
建筑业 |
60 |
66.8 |
49.6 |
48.8 |
52 |
59.2 |
72.4 |
81.1 |
88.1 |
71.4 |
金融业 |
17.4 |
19.8 |
12.3 |
15.2 |
16.6 |
17.4 |
20.9 |
22.9 |
23.8 |
21.9 |
其他 |
262.8 |
267.5 |
258.9 |
286.7 |
267.8 |
284.1 |
311.3 |
311.7 |
320.7 |
324.2 |
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局
从表3.8可以看出,虽然矿业在GDP中的比重大,但在总就业额中站的比重少,因为矿业本身属于就业含量较低的行业。吸引FDI最多的行业,第一是矿产勘探开采及采石业,第二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旅店业,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最多吸引FDI的行业。虽然批发零售贸易业占GDP的比重很少,但是在总就业占的比重增长到172.7千人。
(2)间接效益
除了直接效益外,外商投资企业还通过与东道国企业建立的各种连锁关系及剩数效应创造就业。据《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估计,每一个直接就业会带动1-2个关联就业,因此其就业总数量要比直接就业数量还多。大多数资本,技术密集型外资都可以划归到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而劳动就业向服务业转移仍大势所趋。因此,资本,技术密集型FDI流入也将优化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业于第三产业。1995年,在总就业率中第一产业的就业率下降到33%,第二产业的就业率下降到12.3%,第三产业的就业率增长到54.7%,其中就业率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及信息通讯业。根据产业的关联效应,据一些蒙古国研究员预计,随着矿业,建筑业及加工业的增长,服务业将大幅增长,且随着服务业大幅增长,其就业率将有增长趋势。近年来,随着矿业发展,运输业迅速发展。如2008年,在总就业率中运输业的就业率占4.4%,而2016年增长到5.7%。可见,虽然进入蒙古国的FDI对就业数量增长的直接效应不大,但间接效应很大。同时,由于依靠矿业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服务业十分扩大,因而造成大多是劳动力的矿业部门,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
4 FDI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蒙古国,对蒙古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投资、进出口贸易等真实变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利率、外汇、物价水平等产生影响;从微观层面看,外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员工培训等也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从经济转型以来,FDI占蒙古国GDP的比重在逐年提高。这样是否说明FDI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逐年增长呢,在这一章我们进行FDI促进蒙古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
在研究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本文使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力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本文将时间下标省略,基本形式为:
Y=AF (K, L) (4.1-1)
其中,Y是总产出,用GDP衡量,K、L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A为技术因子。由于本文要研究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我们将资本存量分为国内和国外,重新定义K为国内的资本存量,而国外的资本存量(FDI)用F来表示,引入上述函数中,并令

。于是,得到:

(4.1-2)
两边取对数,得:
InGDP =lnA+β1InF+β2InK+β3InL+ε (4.1-3)
在样本区间内,可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估计的方法估计出(4-3)式右边的各个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然后计算各投入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再通过如下方法计算FDI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产出弹性

要素的平均增长率)/ GDP的平均增长率
所以,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F =(β
)/
(4.1-4)
其中
EF表示外国直接投资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表示FDI投入要素在给定时期内的平均增长率。
4.2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增长方程在研究与政策分析当中运用极为广泛。然而这种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它不能量化投入要素在质量方面的提升。在分析FDI与经济这种关系时同样遇到这一问题,本质上很难对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数量上的准确衡量,尤其是简接效应的衡量。因此,通过增长方程估计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能作为FDI对经济真实贡献的一部分,或者仅为“资本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有时FDI的间接贡献甚至比直接贡献还要大,因为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有更大的潜在影响;FDI可以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变量比如出口、消费以及储蓄来影响资本流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过程中,FDI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仅刺激经济的增长,而且直接提高资本流入国的生活水平。因此FDI的真正贡献是动态的,有可能比生产方程的估计结果大得多。
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所选取的是蒙古国1995-2016年的数据,共22年。蒙古国议会于1993年初次制定、颁布了《外国投资法》,从1994年低开始,矿业部门的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蒙古国矿产业是吸引外资额最多的产业,以其优越性并且得到了国际认可和肯定。本文选择了1995-2016年,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FDI开始大量进入蒙古国,并稳步增长,因此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蒙古国家统计局。
有关各个变量的具体度量方法及其数据来源说明如下:
GDP产出数据Y:
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一般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本文采用的是蒙古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数据取自《蒙古国统计局》数据库,并且按1995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具体换算方法是:
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第t年GDP值 = 第t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00

1995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
FDI数据F:
在本文中采用的是各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选取了1995-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作为数据,来自《蒙古国统计局》数据库。计算方法将各年实际利用的FDI,再经过GDP平减指数(1995=100)处理后,得到外国直接投资不变价格计算的FDI存量值。
资本存量K:
K为国内资本存量,数据来自《蒙古国统计局》,累积计算各年换算成可比价格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之差得到,同样计提了折旧。
劳动力L:
本文在进行总体实证分析时,采用的是全国年末从业人员数,选取了1995-2016年全国劳动力人数作为数据,来自《蒙古国统计局》数据库。
由于各变量单位不同,且变量值较大,为消除异方差和量纲的影响,故对各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后纳入回归模型。表1为各变量原始数据描述统计。
表4.1: 数据描述统计
|
N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偏差 |
Y |
22 |
10.57000 |
125.8000 |
50.6940909 |
44.91088877 |
F |
22 |
56176.2390 |
20696255.05 |
5463110.7659409 |
8144625.3118244 |
L |
22 |
812745.000 |
1275650.00 |
1017105.5909091 |
153595.03791267 |
K |
22 |
272088757.60 |
5546000000.00 |
1647554806.4636 |
1703319856.129 |
由数据描述统计结果可知,国内生产总值最小值为10.57,最大值为125.8,均值为50.6940909,标准差为44.91088877,表明蒙古国GDP历年差异较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外商直接投资最小值为56176.239,最大值为20696255.05,均值为5463110.7659,标准差为8144625.3118,表明蒙古国外商直接投资历年差异较大;劳动力数量最小值为812745.0,最大值为1275650,均值为1017105.5909,标准差为153595.037,表明蒙古国劳动力数量历年差异较大;国内资本存量最小值为272088757.6,最大值为5546000000,均值为1647554806.4,标准差为1703319856.1,表明蒙古国国内资本存量历年差异较大。
4.3相关分析
Pearson是一个介于-1和1之间的值,用来描述两组线性的数据一同变化移动的趋势。当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增强时,相关系数趋于1或-1;当一个变量增大,另一个变量也增大时,表明它们之间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大于0;如果一个变量增大,另一个变量却减小,表明它们之间是负相关的,相关系数小于0;如果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用数学公式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等于两个变量的协方差除以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协方差(Covariance):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如国两个变量的变化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另一个也大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正值;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则协方差为负值。
其中ϻ表示X的期望E(X),v表示Y的期望E(Y)。
文章采用Pearson双侧相关检验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劳动路数量、国内资本存量与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4.2: 相关分析
|
Y |
F |
L |
K |
Y |
Pearson 相关性 |
1 |
.969** |
.955** |
.979** |
显著性 (双尾) |
|
.000 |
.000 |
.000 |
N |
22 |
22 |
22 |
22 |
F |
Pearson 相关性 |
.969** |
1 |
.933** |
.939** |
显著性 (双尾) |
.000 |
|
.000 |
.000 |
N |
22 |
22 |
22 |
22 |
L |
Pearson 相关性 |
.955** |
.933** |
1 |
.919** |
显著性 (双尾) |
.000 |
.000 |
|
.000 |
N |
22 |
22 |
22 |
22 |
K |
Pearson 相关性 |
.979** |
.939** |
.919** |
1 |
显著性 (双尾) |
.000 |
.000 |
.000 |
|
N |
22 |
22 |
22 |
22 |
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外商直接投资与蒙古国GDP的相关系数为0.969,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相关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蒙古国经济增长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力数量与蒙古国GDP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相关检验,表明劳动力数量与蒙古国经济增长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国内资本存量与蒙古国GDP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相关检验,表明国内资本存量与蒙古国经济增长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4.4协整分析
4.4.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主要用来检验时间序列(随机过程)的平稳性,如果在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估计时使用了不平稳的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其解释变量系数估计会出现严重偏误。
随机过程{

},t=1, 2, 3,如果:

(4.4.1-1)
其中,
,
是一个平稳过程,且

,

,则称该过程为单位根过程。
若单位根过程经过一阶差分变成了平稳过程,即:

(4.4.1-2)
则称时间序列

是一阶单整序列,记作
I(1)。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

经过
d次差分才能平稳,则称时间序列

为
d阶单整时间序列,记作
I(d)。
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和备则假设分别是:

;

。在实际检验时,将式4.4.1-1写成:

(4.4.1-3)

,检验的假设条件变为:
; 
,如果接受原假设

则明

是非平稳的,拒绝则表明

是一个平稳序列。在这里,对参数

进行显著性检验的
t统计量不服从常规的
t分布,而是它具有DF(Dickey-Fuller)分布,采用ADF检验。
ADF检验的回归形式为:

上式中,
k是滞后阶数,出Schwartz准则确定。
本文为了确保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不会因为变量的不平稳而引起解释变量参数估计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在方程回归估计前需要对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笔者首先对蒙古国实际GDP、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将采用较为常见的ADF检验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4.3: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
ADF
统计量 |
临界值 |
Prob. |
结论 |
1% |
5% |
10% |
Y |
0.132617 |
-3.788030 |
-3.012363 |
-2.646119 |
0.9606 |
非平稳 |
D(Y) |
-3.065340 |
-3.808546 |
-3.020686 |
-2.650413 |
0.0458 |
平稳 |
F |
-0.242651 |
-3.788030 |
-3.012363 |
-2.646119 |
0.9183 |
非平稳 |
D(F) |
-3.932092 |
-3.808546 |
-3.020686 |
-2.650413 |
0.0077 |
平稳 |
L |
0.117365 |
-3.788030 |
-3.012363 |
-2.646119 |
0.9593 |
非平稳 |
D(L) |
-4.385031 |
-3.831511 |
-3.029970 |
-2.655194 |
0.0032 |
平稳 |
K |
-0.762831 |
-3.788030 |
-3.012363 |
-2.646119 |
0.8090 |
非平稳 |
D(K) |
-3.145488 |
-3.808546 |
-3.020686 |
-2.650413 |
0.0391 |
平稳 |
由表3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实际GDP原始序列ADF统计量为 0.132617,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9606,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表明实际GDP原始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实际GDP一阶差分序列ADF统计量为-3.065340,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458,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实际GDP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外商直接投资原始序列ADF统计量为 -0.242651,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9183,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原始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外商直接投资一阶差分序列ADF统计量为-3.93209,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077,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劳动力数量原始序列ADF统计量为0.117365,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9593,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表明劳动力数量原始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劳动力数量一阶差分序列ADF统计量为-4.385031,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032,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劳动力数量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国内资本存量原始序列ADF统计量为-0.762831,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8090,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表明国内资本存量原始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国内资本存量一阶差分序列ADF统计量为-3.14548,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0391,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国内资本存量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由此可知,实际GDP、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属于同阶单整。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4.4.2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主要体现的是时间序列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其定义如下:
如果时间序列
,...,
都是
d阶单整,即
I(d)序列,存在一个向量

,使

,

,

,则称序列

为
(d,b)阶协整,

是协整向量。对于两个时间序列

,只有它们在同阶单整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两变量的协整检验一般采用EG(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第一步:在

进行回归,即:

(4.4.2-1)
模型的残差为:
t
(4.4.2-2)
第二步,对回归的残差
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
t是平稳时间序列,即
t
,则说明

间存在协整关系。
由本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实际GDP、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均为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序列,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多变量协整关系,为此,文章进一步采用JJ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4和表4.5所示。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显示,实际GDP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表明实际GDP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4.4:迹检验结果
Hypothesized |
|
Trace |
0.05 |
|
No. of CE(s) |
Eigenvalue |
Statistic |
Critical Value |
Prob.** |
None * |
0.905243 |
106.2919 |
47.85613 |
0.0000 |
At most 1 * |
0.830814 |
61.51965 |
29.79707 |
0.0000 |
At most 2 * |
0.751496 |
27.76129 |
15.49471 |
0.0005 |
At most 3 |
0.066508 |
1.307640 |
3.841466 |
0.2528 |
Trace test indicates 3 cointegrating eqn(s) at the 0.05 level |
* denotes 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at the 0.05 level |
**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 p-values |
|
表4.5: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
Hypothesized |
|
Max-Eigen |
0.05 |
|
No. of CE(s) |
Eigenvalue |
Statistic |
Critical Value |
Prob.** |
None * |
0.905243 |
44.77226 |
27.58434 |
0.0001 |
At most 1 * |
0.830814 |
33.75836 |
21.13162 |
0.0005 |
At most 2 * |
0.751496 |
26.45365 |
14.26460 |
0.0004 |
At most 3 |
0.066508 |
1.307640 |
3.841466 |
0.2528 |
Max-eigenvalue test indicates 3 cointegrating eqn(s) at the 0.05 level |
* denotes 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at the 0.05 level |
**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 p-values |
|
4.4.3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查的是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其基本思想是: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那么X应有助于预测Y,即在Y对于Y滞后期的回归模型中,添加X的滞后期能显著地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理,我们也可以检验Y是否X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格兰杰检验的方法是:
估计两个回归模型:
原假设
=
=...
=0,即

不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检验统计量

分别为式4.4.3-1、4.4.3-2回归的残差平方和,
k, s分别

的最大滞后阶数,
n是样本数。
对原假设

进行
F检验,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

,若
F
,则拒绝原假设,说明

是引起

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通过本文的协整检验发现蒙古国FDI、国内资本和劳动力数量与GDP增长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检验FDI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进一步对蒙古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是检验变量间的先后顺序,确认一个变量的t-1期信息是否对另一个变量t时期存在影响,并非检验变量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4.6:格兰杰因果检验
Null Hypothesis: |
Obs |
F-Statistic |
Prob. |
结论 |
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
19 |
5.05383 |
0.0085 |
拒绝 |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F |
12.3468 |
0.0006 |
拒绝 |
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
19 |
4.10216 |
0.0322 |
拒绝 |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 |
0.54909 |
0.6582 |
接受 |
K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
19 |
0.07242 |
0.9736 |
接受 |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K |
0.58135 |
0.6384 |
接受 |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可知外商直接投资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检验的p值为0.0085,GDP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检验的p值为0.0006,通过拒绝原假设的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GDP互为因果关系。但其他变量的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数量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蒙古国经济增长不是劳动力数量的格兰杰原因;国内资本存量不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蒙古国经济增长不是国内资本存量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数量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
4.5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是指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的相关分析,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当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有:判断系数检验(R检验),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F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检验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拟合优度的一个度量便是判定系数

,它表明在因变量的变动中由解释变量解释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因此

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数,

越接近于1,则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越好。
2. 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是检验模型中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着。显着性检验是通过计算各回归系数的
t检验值进行的。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
t检验的目的在于判定解释变量的系数是否为零。如果被判断不为零,就是“显著的”;如果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回归系数=0),则意味着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没有任何影响,该解释变量在模型中没有存在的必要。
3.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是检验所有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显着性检验是通过F检验进行的。给定显著性水平
a,查
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

,
n为样本数量,
k为解释变量数量。若
F>Fa,则可判定回归方程总体线性在
(1-a)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一般公式为:
设因变量
Y与自变量

线性相关,n次观测数据
(
)(i=1, …, n) 满足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5-1)
其中

是观测误差,一般假定

且相互独立。

,

,

,

,
则(4.5-1)可以写成矩阵形成:

(4.5-2)
回归分析主要讨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参数

和

的估计问题,第二,对参数

的线性函数进行统计检验;第三,预测问题;第四,回归变量的筛选问题等。
假定方程(4-3)满足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3-表4.5所示。
表4.7:模型汇总
模型 |
R |
R 方 |
调整后 R 方 |
标准估算的错误 |
1 |
.993a |
.985 |
.983 |
.12487741 |
a. 预测变量:(常量),lnF,lnK,lnL |
表4.8:方差分析
模型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1 |
回归 |
19.065 |
3 |
6.355 |
407.518 |
.000b |
残差 |
.281 |
18 |
.016 |
|
|
总计 |
19.346 |
21 |
|
|
|
a. 因变量:lnY |
b. 预测变量:(常量),lnF,lnK,lnL |
表4.9:回归系数
模型 |
非标准化系数 |
标准系数 |
t |
显著性 |
B |
标准错误 |
贝塔 |
1 |
(常量) |
-26.982 |
6.584 |
|
-4.098 |
.001 |
lnF |
.122 |
.041 |
.287 |
2.978 |
.008 |
lnL |
1.425 |
.531 |
.226 |
2.684 |
.015 |
lnK |
.442 |
.077 |
.502 |
5.707 |
.000 |
a. 因变量:lnY |
在回归模型结果中,拟合优度检验判定系数

,调整后为0.983,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对蒙古国GDP具有98.3%的解释度。F检验统计量为407.518,F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回归效果较好。结果说明各参数的估计结果在统计上也比较显著。由此可得回归方程:
从回归系数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与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122,T检验统计量为2.978,T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8,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即外商直接投资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0.122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越多,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该结果表面,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解释变量更为合理,各参数的估计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由以数据计算蒙古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0.7%,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为29.39%,蒙古国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产出弹性

要素的平均增长率)/GDP的平均增长率
所以,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
F = (β

)/

=0.122

29.39%/10.7% = 33.51%
分析结果显示在1995-2016年的经济增长中,外国直接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51%,但是如果认为技术进步也在较大程度上源于引进外资时技术的“外溢效应”,则外国直接投资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放大。到目前为止,本文所估计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是“资本”形态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是因为经验方法局限所致。由于外国直接投资自身也会带来先进技术,而且它也会引发许多“溢出”效应,所以技术进步贡献中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外国直接投资。严格来讲,具体比例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来估计。可以断言,FDI对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要远远高于33.51%。
4.6实证结果的说明
本文的实证分析是FDI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了1995年至2016年4个主要变量的数据。首先对同时通过Pearson双侧相关检验法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认为FDI作用的发挥与国内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国内生产中值、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实际GDP、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均为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序列,并且实际GDP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表明实际GDP与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国内资本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对GDP和其他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数量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
此后,使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0.122个百分点,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劳动力数量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1.425个百分点,劳动力数量越多,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即国内资本存量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0.442个百分点,表明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最后计算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在1995-2016年的经济增长中,外国直接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51%。
FDI作为资本、管理和技术等多种资源的结合体,能够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FDI流入国的经济增长。一是,FDI能改善整体经济状况。一方面FDI提高了本土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外来生产要素得以优化利用。二是, FDI能增加就业,促进被投资国家的经济增长。从回归系数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与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122,T检验统计量为2.978,T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8,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即外商直接投资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0.122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越多,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本文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存量形成在GDP中占的比重直接反映了蒙古国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及作用,而FDI流入增加时蒙古国资本存量也增加了,下降时也出现下降趋势,外国直接投资占资本存量的比重也间接地反映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内资本存量与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442,检验统计量为5.707,T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即国内资本存量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0.442个百分点,表明国内资本存量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与蒙古国国内资本存量的比重,可以看作FDI对蒙古国积极的参入程度。参入率越高,对蒙古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大,在蒙古国新增生产能力中的比重越大,这意味着FDI在蒙古国新增就业岗位中的作用越显著。虽然进入蒙古国的FDI对就业数量增长的直接效应不大,但间接效应很大。
然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数量与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425,T检验统计量为2.684,T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15,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即劳动力数量每正向变动一个百分点,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正向变动1.425个百分点,劳动力数量越多,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表明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外商投资者在蒙古国进行投资的最大的阻碍之一是蒙古国地处内陆所导致的对外运输成本很高,而且国内公路条件较差、运输时间长、陆路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国内外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理和人力,而且,巨额的资金投入通常需要在较长期内才能得到回报,这往往是私营企业不愿承担。因此,蒙古国政府必要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继续在建设基础设施活动进行更多地投资。
目前,蒙古国与其他伙伴国相比其对外贸易便利度较低。如,蒙古国的办进出口手续较多或需要办8种手续,且进出口大致需要46-47天。这对国内外企业造成耽误时间、提高无效果的消费等负面影响。因此,为简化对外贸易,蒙古国政府需要注意减少进出口时需要办的手续的数量、完善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减少管理层次。
目前党派斗成为蒙古国政局最为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成为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政治风险。因此,想要改善外国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首先蒙古国各党派应当联合起来,停止相互间的斗争,以发展本国经济为重点,维护并巩固政局稳定。蒙古国政府首先要的任务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加政府信誉度,同时要做到制度公开、政策透明、改进外资项目的审批方法。
健全与外资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蒙古国引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保障。目前蒙古国的与外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重大法律和法规政策发生变更情况。因此,法律和政策的变更对外资企业造成外资法律和政策不稳定、投资环境不健全风险。所以,为外商投资者提供稳定、安全的法律环境。
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具有重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对蒙古国流入情况主要集中在矿业部门,蒙古国经济开始依赖采矿业,矿业部门占国家总收入的50%,总出口的90%。根据现阶段蒙古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要对其他行业开展利用FDI的试点工作。
资本存量依然是促进蒙古国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并且对蒙古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效果要大于FDI的作用效果,因此蒙古国要增加资本存量。促进FDI与资本存量之间的良心互动,一方面FDI进入资本流入国引起资本存量的直接增加,另一方面,FDI资本与国内资本形成竞争机制,活跃市场,从整体上促进资本流入国的资本形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蒙古国劳动力不是那么丰富,也区域分布不合理,但劳动素质比较高。蒙古国要顺应产业结果调整的大趋势,积极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积极开发,FDI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结合,能更好的发挥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蒙古国经济整体增长。加强劳动力与FDI的联合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